中人社傳媒 2022-10-28 關鍵詞: 家政技能實現“華麗轉身”
中人社傳媒記者 李娜
穿著玫紅色的職業裝,笑容甜美,動作輕柔,10月26日,在長沙市觀沙嶺社區茶子山路的雇主家,月嫂吳素芬正在精心照護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寶寶。
今年45歲的吳素芬,在2016年與雅貝家政公司結緣,正式開啟了她的月嫂之路,如今的她早已成了長沙月嫂圈里有名的“金牌月嫂”。
改變就業觀念終與月嫂結緣
吳素芬是株洲市淥口區龍泉村人,未進入月嫂行業前,她從事過多種職業,如與朋友一起創業開展出租車業務、在農村養雞等,但由于種種原因均以失敗告終。為了償還創業失敗欠下的債務,她還曾到家附近服裝廠干過流水線上的工作。
吳素芬告訴記者,早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前,她的朋友便邀請其一起去學習育嬰師技能,彼時的自己對這個職業還有著偏見。“在我們農村,許多人覺得干月嫂、保姆會低人一等,會被別人瞧不起,雖然我一直很喜歡小孩,但迫于偏見,這個計劃就被擱置了。”
2016年,長期“三班倒”的工廠流水線生活和微薄的工資讓吳素芬看不到未來的出路在哪。眼看著自己的那位朋友在月嫂行業越走越順,同時也發現這份職業開始慢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這深深刺激到了吳素芬。
“與其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硬撐,為什么不去自己熱愛又擅長的領域闖出一片天地呢?”此時的吳素芬開始下定決心要踏入母嬰行業。2017年5月,她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了雅貝家政公司。
得知吳素芬的來意,雅貝家政公司的創始人彭永誼熱情接待了她,并給她介紹了課程培訓。在雅貝家政實訓基地,她發現,育嬰行業遠不像她起初想象的那般簡單,光課程內容就有母嬰護理、育嬰早教、月子餐制作、輔食制作、母乳喂養指導等。這讓她對育嬰行業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培訓期間開始努力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她非常好學,而且課后與同學們還不斷練習鞏固!”這是彭永誼對吳素芬的評價。通過近一個月的專業學習與實訓,吳素芬學會了如何護理新生兒,如何科學照護產婦,還有嬰幼兒常見現象護理及預防、意外安全防護等。隨后,她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月嫂職業生涯。
穩扎穩打提升專業技能
月嫂服務業入行門檻不高,但真正干好和得到雇主肯定并不容易,尤其需要有專業過硬的技能。近年來,吳素芬堅持一邊工作一邊進修,空閑時間積極參加人社部門委托職業培訓機構舉辦的各類免費家政培訓班,不斷給自己“充電”。
吳素芬告訴記者,現在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她就會回到自己的公司跟新入行的月嫂們一起參加培訓。“現在的知識更新換代很快,我只有時刻保持學習,才能一直保持進步。”吳素芬把自己的空余時間都用在了學習技能上,“我文化水平不高,多虧了技能培訓讓我能提升自己”。
“她學得很快,也很扎實,非常勤奮。”彭永誼說,除了“上戶”(到雇主家工作)時間,她總在聽課、學習、練習,“無論老師講什么,只要她有時間都會過來聽”。
吳素芬粗略算了一下,迄今她已經為五六十個產婦和嬰兒提供過護理服務。她會根據每名產婦不同的體質和胃口,精心制作美味又營養的月子餐,讓產婦吃得好、睡得好,安心坐月子。再加上她做事手腳勤快、效率高,還會處理一些嬰兒突發問題,如嗆奶急救、黃疸等。
“想要當好月嫂,要先‘管理’好自己,增強服務意識。”工作上,吳素芬不敢有一絲懈怠,嚴謹細致是她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一個好的月嫂,不僅要懂得照料好嬰兒和產婦,讓產婦保持愉悅的心情,還要能夠融入他們的家庭,得到每個家庭成員的信任和認可。”談到自己的工作,吳素芬一臉自豪。她說,月嫂就是一份吃“百家飯”的職業,要能夠學會跟不同的家庭打交道,情商、專業技能都要在線。
“她工作認真負責,對寶寶和寶媽照護得無微不至,優秀的職業技能為她積攢了良好的口碑,一年到頭她的檔期總是排得滿滿的,成為實至名歸的‘金牌月嫂’。”這是公司同事對她一致的評價。
讓更多人靠技能實現“華麗轉身”
吳素芬的經歷是“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年輕時,到處漂泊,沒想到現在到了40多歲的尷尬年紀,倒找到了高薪工作。”吳素芬說,她這些年見證和享受了人社部門不斷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引導廣大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群體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讓她學到了一技之長,成為月嫂市場的“香餑餑”!
如今,吳素芬回到公司還會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實踐經驗分享給剛剛入行的姐妹。“公司就像我的娘家一樣,我也想把自己所學到的技能教給更多剛入行的姐妹們。她們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從農村大山里走出來的,同時我也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她們,只要肯干肯學,一定能有所收獲。”在她的影響下,雅貝家政很多月嫂姐妹也不斷學習、晉級,成為獨當一面的社會新女性。
除了不斷地給同行姐妹分享經驗,吳素芬只要回到老家還會向父老鄉親們宣傳人社部門的免費技能培訓政策,鼓勵他們參加人社部門舉辦的各種類型技能培訓,并會力所能及地給老鄉介紹工作。
“很多農村人因沒有一技之長,在外打工收入微薄,但近些年來人社部門免費提供了很多技能培訓機會,培訓結束經考試合格者,就會頒發相應職業技能證書并推薦就業崗位。”吳素芬笑著告訴記者,國家的這些好政策應該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的人都能靠技能實現“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