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3-10 關鍵詞: 雇傭保姆費用納入家庭個稅抵扣范圍
記者 鄭淯心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持續關注“一老一小”相關的民生議題,并提交了《關于通過雇保姆抵個稅等多種舉措,進一步發揮家政行業惠民生、穩就業、促消費作用的建議》。
“一老一小”是國家民生政策最關切的群體之一。姚勁波注意到,目前,我國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雇傭保姆是緩解“一老一小”照護問題的有效手段。為減輕中低收入家庭負擔,刺激家政消費,姚勁波建議,將雇傭保姆費用按照每年2萬元至3萬元限額抵扣個稅,與現有贍養老人和嬰幼兒照護個稅抵扣形成協同疊加效應。
對話:
經濟觀察報:當前“一老一小”在居家照顧中存在哪些問題?
姚勁波:青壯年群體作為家庭的頂梁柱,既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又要肩負照護幼小、贍養父母的責任與義務。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很難從工作中抽身,全身心投入家庭,這便為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家政企業提供的服務與居家養老的需求高度匹配,是現有養老體系的有益補充。但居家養老利潤低、責任大、要求高,企業和勞動者進入的動力還不足。例如,服務老人的阿姨工資普遍低于其他住家保姆、育兒嫂,阿姨不愿為老人服務。
經濟觀察報:為何提出將雇傭保姆費用納入家庭個稅抵扣范圍?
姚勁波:我國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家庭小型化也讓代際之間的照料能力減弱,雇傭保姆是緩解“一老一小”照護問題的有效手段。家庭服務需求必將在萬億規模的基礎上快速增長。
因此,我建議將雇傭保姆費用按照每年2萬元至3萬元限額抵扣個稅,與現有贍養老人和嬰幼兒照護個稅抵扣形成協同疊加效應,減輕中低收入家庭負擔。同時,這也能改善家政服務從業者“有人沒活”的情況,提升勞動者訂單量,進一步增加收入。
經濟觀察報:其他國家有類似政策嗎?政策實施后有哪些效果?
姚勁波:目前,多國在雇傭保姆抵扣個稅上都有所嘗試。比如,美國雇傭合法身份的保姆可抵稅。在韓國和日本,65歲以上老人雇傭保姆的支出可抵個稅。參照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和韓國的經驗,施行類似政策后,可減輕家庭養老負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家政從業人員就業,還可擴大相關消費約20%,提高勞動者收入超過10%。
經濟觀察報:家政服務行業目前主要面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企業應如何改善?
姚勁波:家政服務具有剛需、低頻、低客單價、微利的特點,盈利和抗風險能力較弱。此外,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約3000萬人,勞動力缺口超過2000萬人,高水平勞動者尤其短缺。
企業應與政府、職教機構著力提升勞動者“智能化素養”,形成多方協同的示范工程。例如,保姆、月嫂等傳統從業者應在“招(用工招聘)、考(技能考核)、培(適崗培訓)、就(就業接單)”全環節中滲透應用智能工具,提升職業效能。我還建議各級政府主導征集、評選、宣傳、推廣、獎勵,形成典型案例和可復制的標準與機制,凝聚社會共識。
經濟觀察報:鑒于家政服務行業兼具民生保障與經濟新增長點的雙重屬性,在你看來,政府可以出臺哪些舉措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姚勁波:家政行業一頭服務億萬用戶,一頭連接千萬勞動者,中間是百萬中小微企業,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也是吸納就業、擴大消費的重要領域。除了上面提到的雇傭保姆抵個稅,我還有三條具體建議。
第一,延長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期限。2019年,財政部等6部門出臺《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19年第76號),對社區家庭服務業免征增值稅。該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也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政策將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考慮到家政行業的特點,我建議將政策期限延長至2030年。
第二,支持家政行業數字化發展。我建議支持互聯網龍頭企業加大技術研發、軟硬件升級力度,通過在線面試、智能派單、AI生成簡歷、線上服務和經營管理等數字工具,改變過去紙筆記錄、微信派單的經營方式;對家政企業購買線上營銷服務、應用SaaS系統等給予財政資金補貼;支持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出專項貸款產品,用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使用數字化工具。
第三,發揮家政企業服務養老的作用。我建議適當放寬門檻,如允許企業主體享受現有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部分支持,并在符合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增值和高品質服務,獲得合理收入;同時,將符合標準的家政企業納入政府養老服務供應商體系短名單,給予同等標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