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日報 2025-02-24 關鍵詞: 福州家政
“龍寶寶”催熱市場 育嬰員“千金難求”
——福州專業化、精細化家政崗位前景看好
元宵節過后,返鄉過年的家政員陸續返崗,福州家政市場服務恢復正常。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在年后工作節奏恢復和2024年“龍寶寶”出生潮影響下,福州市月嫂、育嬰員等專業化、精細化的家政崗位迎來需求高峰。相關數據顯示,育兒嫂已成為時下最緊缺的家政工種。
圖片說明: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正在開展母嬰護理員培訓。記者 池遠 攝
“平均每名育嬰員,就有10個家庭在搶”
“去年是龍年,不少家庭迎來了‘龍寶寶’,疊加春節返工潮,近期的育嬰訂單明顯增加。”22日下午,記者見到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林桂輝時,他剛剛結束一通電話,電話的另一端,是又一名希望通過協會聘請育嬰員的客戶。
面對客戶們旺盛的需求,林桂輝顯得有心無力:“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到崗了,而且還是經驗沒那么豐富的。”根據初步統計,福州市有超過5萬名家政從業者,但其中育嬰員滿打滿算剛過5000人,這個數字在旺盛的市場需求面前,遠遠不夠。
“平均每名育嬰員,就有10個家庭在搶。”林桂輝告訴記者,在福州,一名成熟的育嬰員可謂“千金難求”。“她們要具備照料0至3歲寶寶健康成長的絕大部分技能,包括基礎的日常照料,撫觸、游戲、講故事等基礎早教,入行門檻高、培養周期長。”
某知名家政服務平臺發布的《2024年阿姨年鑒》也印證了這一說法,據統計,在全國家政市場上,育兒嫂以高達36.5%的需求高居榜首,成為時下最緊缺的家政工種。
雇主“眼光更高”
要持證還要搞定智能家居
“雙職工家庭,家里1歲半的女寶寶需要一個年輕一點、有經驗的專業育嬰員……薪資7000,單休。”月初,家住鼓樓區的陳女士在多個平臺留下了自己的雇傭需求,但半個月看了不少育嬰員,依然沒能找到滿意的人選。
最后陳女士不得不增加了預算,以每月7500元且雙休的薪資,在朋友推薦下雇傭了一名42歲的持證育嬰員,“主要看中她有證,學歷也還可以,后續可以更好磨合”。
“持證上崗不僅是行業要求,也是決定薪水的重要指標。”從業5年的育嬰員陳姐告訴記者,通過考取相關技能證書,她的月薪已經從最初的5000元漲到了8000元。
與此同時,智能家居設備的普及,也對家政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政員不僅需要掌握傳統的家政技能,還需具備操作智能設備、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
“之前試用過的阿姨年齡比較大,學習速度慢,洗碗機教了好幾次才會用,磨合起來太累了。”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此后,年齡成為了他找家政的重要考量因素。
盡管市場展現出對年輕人的明顯偏好,供給端的變化卻較為遲緩。《2024年阿姨年鑒》數據顯示,年輕人從事家政行業的比例微弱上升,但40歲以上仍是主力軍。去年進入家政行業的人員中,40歲以下的有所增長,30歲以下的不足1%,“40”“50”仍是家政行業的主要力量。
這也使得高中和大專學歷,以及40歲以下的家政員在市場上非常吃香。“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對智能家居接受度更高,還能通過手機自學一些實用技巧,幾乎都是一進入市場就會被請走,完全沒有空檔期。”林桂輝告訴記者,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協會也加強了對智能設備操作培訓,希望增強更多家政員的競爭力。
就業理念更新
干家政也有好前景
“32歲,別的行業可能嫌我年齡有點大了,但在家政業還很年輕。”日前,記者在位于晉安區華林路的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見到了“預備役”月嫂吳碧嬌。
吳碧嬌告訴記者,她在家中照顧備孕待產的妹妹時接觸到了專業的月嫂和育嬰員,不僅發現了自己日常家務工作中的社會價值,也看到了這份職業的前景。“福建省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工會主席劉娟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做家政員不僅能夠獲得不錯的經濟收入,還可以作為長期的職業選擇,未來有更多發展方向。”
“必須承認,社會偏見是更多人才進入家政行業的阻礙。”林桂輝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不少人將家政行業視為就業“備胎”,而非可以終身從事的行業方向。
不過,隨著近年來政府部門持續出臺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家政服務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行業有了不少變化。
“這兩年,業內有了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的一線家政員劉娟、有了拿下全國家政服務技能大賽一等獎的碩士鄒文韜,越來越多年輕的高學歷人才不斷涌現,證明這個行業正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肯定。”林桂輝感慨,隨著居民家庭對于“一老一小”照料需求的不斷攀升,家政服務業作為民生產業,前景將更為廣闊,期待更多人才投身其中,實現“錢景”和“前景”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