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2022-12-18 關鍵詞: 廣州家政數字化平臺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近年來,廣州市婦聯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婦聯堅強領導下,堅持黨建帶婦建,扎實開展“巾幗心向黨”“巾幗建新功”“巾幗暖人心”“巾幗當自強”行動,涌現出一批典型案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廣州分社聯合廣州市婦聯推出“非凡十年 巾幗建功——聚焦廣州婦女兒童工作十大案例”系列報道,記錄推動廣州婦女兒童事業邁步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和實踐。今天推出第九篇《廣州婦聯聚力數字家政,鍛造全國家政平臺“領跑者”》,以饗讀者,敬請垂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聯合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發展改革報社推出一批典型經驗。其中,廣州打響“南粵家政”品牌,爭做全國“排頭兵”獲得推介。
近年來,廣州市婦聯以實施“南粵家政”羊城行動為契機,緊跟時代步伐,聚力打造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發展“互聯網+家政”,促使巾幗家政朝著規范化方向高質量發展,為廣州作為全國首批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重點城市持續保“先”,讓“羊城家政”城市服務品牌走得更深、行得更遠。
在今年6月份的首屆廣州安心家政服務月活動品牌展上,家政行業的資深養老護理員、95后女孩林韻珺介紹,因為自己的專業和品質服務,讓她不僅獲得了行業的認可,更因此成功申請積分入戶而成為“新廣州人”。
家政服務業一頭連群眾一頭連就業,既是朝陽產業,又是民生工程,更是社會服務水平提升之需。廣州市婦聯立足“黨政所需、群眾所盼、婦聯所能”,以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為抓手聚力發展數字家政、不斷激發家政服務業在促就業和穩民生方面的作用,奮力推動南粵家政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想市場所想,解行業所需
來自潮州的小許如今是一名95后家政從業人員,畢業選擇留在廣州后,她就參加市婦聯舉辦的巾幗家政培訓班。在培訓班里,積累、實踐、鍛煉成了小許的日常,如今,從培訓班畢業的小許成為了深受客戶喜愛甚至是“搶手”的家政員。廣州市家庭服務聯合會負責人介紹,由于出色的業務水平及高學歷,小許成了家政行業里難得的“高質量人才”,“現在她的薪酬比原來翻了三倍不止了”。
如今,受到生活現代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及女性職業化比率顯著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家政服務向剛性需求轉變,市場需求更加旺盛,越來越多像小許這樣的年輕人選擇家政服務行業。
然而,目前家政服務業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供給能力有待增長、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誠信生態有待完善、大眾觀念有待轉變等問題困擾著千家萬戶安居樂業。
為促進家政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解決廣大群眾對家政服務的迫切需求,廣州市婦聯以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下稱“平臺”)為抓手,發展數字化家政,推動“南粵家政”高質量發展落地有聲,在家政領域書寫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家庭新篇章。
此外,為解家政行業之所需,廣州市婦聯聯合市人社局、財政局共同推出全國首個家政服務業“商業+公益”保險保障新模式,制定發布《廣州市家政服務“商業+公益”綜合保險辦法(試行)》,在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開通“商業保險+公益補貼”的線上投保、補貼及理賠申請通道,為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統一投保,幫助家政服務企業以及從業人員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職業保障水平。
聚云端之勢,謀市民之便
全副武裝、全身消毒、進門前出示《居家隔離健康情況登記表》和核酸檢測報告單……下午2點30分,為抗疫醫護人員提供上門服務的家政員馮健華,按照預約時間準時出現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護士劉健儀位于白云區的家門前。
這是廣州家政服務綜合平臺提供的日常服務案例之一。早在2017年,廣州市婦聯未雨綢繆,著手立項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向打造互聯網家政新未來出發。2019年11月,緊抓“南粵家政”工程建設契機,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正式上線,這是廣州唯一的家政服務線上公益平臺,是廣州市婦聯貫徹落實“南粵家政”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平臺已入駐廣州家政服務市場主要企業531家,登記從業人員達26.4萬人,建立了龐大、動態、有效的家政“活”數據庫和資源庫。
為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平臺搭建起養老、居家、母嬰、護理四大家政轉介服務,同時與穗好辦、新花城等十幾個平臺互聯互通,繪制線上“廣州市家政地圖”,織就起市、區、街、社區全面覆蓋的全天候智能家政網絡。
“市民用手機即可實時查詢和聯系距離最近、契合度最理想的家政企業或基層服務站,真正實現家政服務‘就近找’‘指尖辦’”。廣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副主任盧曉文說。
疫情期間,平臺發揮云端服務優勢,開展“您為大家·我幫您家”“家事共擔”等關愛行動,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外派扶貧干部等家庭累計提供5萬多小時上門保潔公益服務。
劉健儀便是此次的服務醫護對象之一,“真的很感謝市婦聯送家政服務,讓我有更多時間休息和陪伴女兒。”劉健儀表示,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她無暇照料家務事,“我們已經兩三個月沒搞過大清潔,這次家政服務幫了我們大忙。”劉健儀說。
凝人才之力,賦行業之能
49歲的詹海珍如今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月嫂,四年前,廣州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的小兒推拿培訓課打開了詹海珍家政生涯的第一扇門。在培訓課上,小兒推、母嬰護理、產后修復、心理指導……詹海珍完成一個又一個專業培訓。
然而,對于月嫂這份工作來說,來自媽媽們的“質疑”似乎無可避免,“專業嗎?”“有愛心嗎?”“健康嗎?”詹海珍期待著,能夠有一個權威的認證,讓雇主們打消顧慮。
2020年上半年,廣州市婦聯聯合廣州市商務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家政“安心服務證”項目。組織從業人員在平臺接受崗前培訓,參加平臺線上考核,從實名認證、持證培訓考核、無犯罪記錄證明、健康證明、職業培訓證書五方面審核從業人員是否符合領證條件,平臺為五個方面均合格的人員發放“安心服務證”。
2021年,廣州市婦聯聯合廣州市商務局制定全國首個家政信用等級地方標準,對企業和從業人員的信用作出等級評價要求,填補家政服務業等級標準空白。平臺開發客戶評價、投訴響應和訂單回訪功能,實時動態反應從業人員及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牽引帶動標準落地實施,建立“可追溯、可查詢、可評價”動態監管體系大數據保障,促使家政市場煥發“企業守則、從業者守信、雇主放心”的行業生態,形成供各地學習借鑒的廣州經驗經國家發改委刊發推廣。
今年7月,詹海珍通過考核拿到了“安心服務證”,如今持證上崗的她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客戶看了這個證后放心不少,因為它鏈接了我們的真實身份、健康狀況以及培訓和考核成績等。”詹海珍說。
截至2022年11月,線上線下崗前培訓已多達10947班次,參加培訓7.8萬人次,實現6萬名從業人員持“安心服務證”上崗提供安心服務,持證人數居全省之首,持證服務獲得社會和市民的廣泛認可。
家政行業需要提質擴容。廣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提質包含了全面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提供培訓服務,進一步帶動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而擴容則是引進更多高質量家政人才。”為此,廣州市婦聯還專門探索建立對口幫扶及遠程人才培養機制,帶領家政企業深入貴州、新疆、西藏等地開展家政服務勞務對接,一方面通過平臺提供崗前培訓、就業登記、招聘面試、來穗上崗等全流程服務,促進困難家庭勞動力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另一方面將有意愿的家政人才引進廣州,壯大廣州“家政隊伍”。
2021年3月,一支遠從貴州畢節而來的“南粵家政訂單班”學生隊伍出現在廣州南站,小吳便是訂單班的學員之一,如今,從培訓考核中畢業,并在廣州就業的她開始慢慢改善曾是建檔立卡戶的家,真正實現了就業一人,幸福一家。
越來越多像小吳這樣來自其他地區、經過培訓的優秀家政人才將源源不斷輸入廣州,助力廣州家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南粵家政”羊城行動助推畢節扶貧入選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全國社會領域公共服務助力脫貧攻堅58個典型案例。
“對于愿意留在廣州的學員,我們會對他們進行規劃和崗前培訓,針對廣州的家政標準,為其‘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的專業培訓。”廣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家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基礎工作,家政服務正在向專業化、高品質轉變。社會發展促使家政市場需求日益旺盛,高質量家政服務在穩就業、保民生和促發展方面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劉珊
【見習記者】洪鈺敏
【作者】 劉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